乾即吾之父,坤即吾之母。性体父母遗,藐然兹下土。
民皆吾同胞,物乃吾侪与。天下本一家,兄弟浑散处。
顾彼有我私,藩篱隔牴牾。岂不均属毛,岂不均离里。
大君乃嫡子,约法族所宗。大臣家之相,协力胥寅共。
卑弱幼吾幼,高年长吾长。鳏寡残疾徒,兄弟失所仰。
在我宜抚之,我心重养养。贤圣乃克肖,济恶何不才。
害仁与悖德,兄弟良可哀。安得顿革奸,烝乂以不回。
有怀日匪懈,无忝馀所生。明发耿不寐,靡靡迈以行。
愿言顾常棣,骨肉情相亲。兄弟乐且孺,以慰予二人。
吁嗟酿失德,乾糇不以分。剖柑贵同味,有无安足论。
闭门独腹饱,同室私啼饥。膏粱岂不甘,吾心亦以悲。
同室私号寒,吾身独缊燠。裘帛岂不安,已颦亦以蹙。
小忿萌懿亲,阋墙忽相搆。被发缨我冠,救之尚恐后。
况乃手相刃,溅血濡禁庭。田地本易得,同气何相倾。
相彼豆与萁,相煎乃太急。我生念同根,隐忧涕以泣。
相彼一尺布,缩缩亦可缝。乃尔弟与兄,云胡不相容。
怀哉百忍子,同居睦且久。遵彼李氏谟,钱帛不私有。
愿作长枕被,寒暄共依依。炙艾以分痛,四海疗疮痍。
兄弟各得所,父母当怡怡。百犬均同牢,物我非尔私。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