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译文

论语八则

佚名 佚名〔先秦〕

  沪教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苏教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说”通“悦”,高兴。
知之乎。“女”通“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知:通“智”,明智,智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德才兼备的人吗?”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是智慧的。”
孔子说:“了解(知识)的人比不上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乐的人。”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他们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这里。我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它,他们那些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你可以凭借这种方法做老师了。”
孔子说:“当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时,这样以后,你便知道松树、柏树是在最后凋谢的。”
孔子说:“不能想要快,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达到目标;贪图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事就干不成。”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还不如学习。”

注释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按时”。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亦:也
说:同“悦”,高兴,愉悦。
朋:志同道合的人。
乐(lè):快乐。
时:按时。
人不知:此句为省略句,省略了宾语。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yùn):恼怒,恼恨,生气,怨恨。
君子:指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或品德高尚的人。
是:这。
也:表判断的语气
岁:年。
然:这样。
后:以后。
凋(diāo):凋谢。
好(hào):喜爱,爱好。
尝:曾经。
寝:睡。
以:表目的,用来。
而:顺接作用,然后。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知道,了解。
而:连词,却。
时习:时,按时。习,实习,温习。▲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赏析

感旧纱帽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赏析

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 征)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生草·间别

查德卿查德卿 〔元代〕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攧断凤凰头,绕池塘挼碎鸳鸯弹。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顷在维扬,陈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赏析

满路花·冬

张淑芳张淑芳 〔宋代〕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周稚廉周稚廉 〔清代〕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赏析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