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山自北来,西城势宽衍。阛阓百万家,中有梵王殿。
雄风固所存,古色不自炫。遥遥三千载,春光递流转。
曾是虞翻宅,昔为赵佗甸。九州不一姓,兴废如邮传。
如何一塔地,独使卢能擅。须发彼所捐,宝之若旒弁。
至今菩提树,根基互相禅。中心半枯朽,万叶犹葱茜。
佛法始东来,经纶多纠缠。宗风振自兹,宇内为一变。
继以首楞严,羽翼相后先。奇文阐妙义,笔授留遗砚。
乃知最上乘,枢纽存斯院。镇以铁浮图,千佛皆身现。
干霄七层起,锢地重台奠。锡以罗汉画,神彩流唐绢。
听法有睡猿,拥彗向人面。访古驻干旄,开轩极流眄。
行厨具尊酒,老衲供茶宴。集木啭黄鹂,拂池度双燕。
朱萼槛外明,青峰楼上见。遥钟发暮景,刻漏催壶箭。
车马一分镳,将归有馀恋。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
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数声短笛沧州,半江远水孤舟,愁更浓如病酒。夕阳时候,断肠人倚西楼。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