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视草堂前草木青,微臣三入鬓星星。坏墙雨透蜗生角,旧灶泥深菌露钉。
深恐雨钟催晓箭,独听寒殿响风铃。堂堂诸老冰澌尽,病叟应归种茯苓。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席上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 〔五代〕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晏殊 〔宋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 〔明代〕
清平乐·风鬟雨鬓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