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玉芙蓉·雨窗小咏
沈自晋 〔明代〕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 〔元代〕
【商调】集贤宾_宫词闷登楼
曾瑞 〔元代〕
驻马听·吹
白朴 〔元代〕
【双调】乔牌儿_别情凤求凰
乔吉 〔元代〕
惜芳春·秋望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宋代〕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宋代〕
金缕曲·咏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
况周颐 〔清代〕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