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 〔元代〕
【商角调】黄莺儿_寓僧舍秋色
睢景臣 〔元代〕
满江红
黄人杰 〔宋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 〔明代〕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唐代〕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张孝祥 〔宋代〕
庆春宫·云接平冈
周邦彦 〔宋代〕
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