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云门寺
白居易 〔唐代〕
【南吕】金字经_絮飞飘白雪
马致远 〔元代〕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王国维 〔近现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浣溪沙·舟泊东流
薛时雨 〔清代〕
风流子·秋郊即事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梅雪
周邦彦 〔宋代〕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