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柳营曲·江上
查德卿 〔元代〕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张可久 〔元代〕
阳春曲·闺怨
徐再思 〔元代〕
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欧阳炯 〔五代〕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佚名 〔五代〕
酒泉子·长忆孤山
潘阆 〔宋代〕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宋代〕
扬州慢·十里春风
赵以夫 〔宋代〕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曹雪芹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贺新郎(题江心)
曹稆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