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
白居易 〔唐代〕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薛昂夫 〔元代〕
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元代〕
清江引·春思
张可久 〔元代〕
酒泉子·水碧风清
顾敻 〔五代〕
念奴娇·天丁震怒
完颜亮 〔金朝〕
玉漏迟·咏杯
元好问 〔金朝〕
一剪梅·咏柳
夏完淳 〔明代〕
鹊桥仙·绣衾初展
王国维 〔近现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