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洞昔无闻,人迹固稀到。一昨紫微游,刻石记所好。
遂令天下知,游者争欲造。我方佩县印,事閒慕高蹈。
联镳二三子,并坚松柏操。樽罍薄携持,丁壮却前导。
行行逼崖巅,紫翠射襟帽。方疑攀郁萝,又若堆海潦。
石门未及窥,忽值山雨暴。风云暗衢路,雷电拆岩峤。
苍黄仆夫语,踊跃猿猱叫。黄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游成欢愉,中险触愤懊。佛舍距几何,望望目睛眊。
击镫促疲马,十步九攲倒。登堂亟就榻,释子数相劳。
寻幽尚龃龉,处世信难料。暂眠稍苏息,起坐复悲啸。
宁非山鬼护,不使俗客眺。桓桓翠琰文,愈读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迹入万古耀。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弥劭。
犹期六月来,散发避炎燎。一雨路阻绝,何以为壮少。
归欤歌芜词,聊为起同调。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