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宋代〕
一见翰林子,怅然怀昨游。尽为泉下鬼,犹有水中沤。
屏迹今虽久,惊魂恐未收。残年唯伏枕,几月不登楼。
促榻开青眼,论诗慰白头。岭云遮薄暑,江雨湿新秋。
蔬饭惭无味,星轺强少留。会难真可惜,老去只添愁。
明岁闻官满,高才副帝求。功名随会遇,阀阅畅源流。
养大应知损,安卑且尚柔。不孤将有托,吾说肯虚投。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母别子
白居易 〔唐代〕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清江引·立春
贯云石 〔元代〕
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
和凝 〔五代〕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归国遥·金翡翠
韦庄 〔唐代〕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刘基 〔明代〕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清平乐·秋光烛地
陈师道 〔宋代〕
西河·大石金陵
周邦彦 〔宋代〕
六丑·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