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唐代〕
佛拾尊荣乐,为悯诸痴子。早愿悟无生,办集无上事。
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
拾得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种柳三咏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
凭阑人·江夜
张可久 〔元代〕
【商角调】黄莺儿_寓僧舍秋色
睢景臣 〔元代〕
【双调】庆东原_春思垂杨径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范成大 〔宋代〕
南乡子·岸远沙平
欧阳炯 〔五代〕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纳兰性德 〔清代〕
点绛唇·小院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