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清代〕
绿橙手擘味清嘉,黄菊枝头渐著花。独坐河亭人不到,一帘秋水读南华。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鸟窠和尚赞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
卢挚 〔元代〕
【正宫】绿幺遍
乔吉 〔元代〕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菩萨蛮·七夕
陈师道 〔宋代〕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宋代〕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纳兰性德 〔清代〕
庆春宫·云接平冈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