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夕阳在地,认衣痕人影,与山争绿。已是秋光将尽了,开遍岩天晚菊。
红叶中间,碧云下上,着个樵家屋。输他儿女,能消这样清福。
经过秋士祠荒,夏王碑坏,吊古愁千斛。眼底千年成代谢,几辈牢骚如仆。
读画烟明,游仙月冷,静抱泉声宿。此间招隐,愿歌桂树遗曲。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柳营曲·江上
查德卿 〔元代〕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王恽 〔元代〕
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熳
毛文锡 〔五代〕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纳兰性德 〔清代〕
遐方怨·花半拆
温庭筠 〔唐代〕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