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西望巴山连,大江出空如堕悬。奔流一抺蹙沧海,大别黄鹄横障天。
导江至此一夹束,潆洄衣带高楼前。忆昔赤乌始筑邑,凭轩雷鼓空江填。
此閒开势自明远,钓台樊口谁能贤。一朝金雁瘗吴郡,何殊穗帐临漳川。
高楼千载几兴复,传芭士女徒哀怜。因山命名义自当,俗说讵可丹青传。
虞翻地下应大笑,孰逢黄鹤骑飞仙。我闻谯郡戴仲若,往往野服从䰻畋。
仙人母乃即此是,惜哉林壑空苍烟。农部腹中有武库,瘴乡幕府尝周旋。
罙入深穴缚虎子,欲效左手如羊牵。正当千里纵黄鹄,岂将一渚从栖鸢。
嗟余年往道亦废,顾思暇豫偷安便。陪君欲鼓潇湘柁,湖南未到秋云边。
汉口暮见楼雉影,江风晓踏蛟龙涎。晴空孑孑上反宇,天幕澹澹垂重渊。
无心坐见白云灭,屹立惟有苍山坚。人閒万事不须说,跂足当楼聊醉眠。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