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清代〕
相别翻怜相见迟,坐中人影壁间诗。魂摇青草东风路,梦立黄河远岸时。
病马去来应有恨,秋禽踪迹本难知。寥寥门闭红尘里,残腊都将浊酒支。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临江仙·逗晓莺啼声昵昵
辛弃疾 〔宋代〕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乔吉 〔元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捣练子令·深院静
李煜 〔五代〕
菩萨蛮
张抡 〔宋代〕
鹧鸪天(寿外舅)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