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清代〕
庭际碧梧轻。霁月笼明。一枝一叶总秋声。但到秋声听不得,听也凋零。
琴绪断还生。故国霜清。絮虫莫更不平鸣。北斗渐阑书渐远,南雁无情。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宋方壶 〔元代〕
【双调】得胜乐
白朴 〔元代〕
春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夏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秋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冬密布云,初交腊。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胆瓶内温水浸梅花。又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 〔五代〕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王国维 〔近现代〕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石孝友 〔宋代〕
沁园春(送宗人景召游姑苏)
陈人杰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