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金朝〕
古人今人留不住,六街马蹄浩无主。丧车辚辚入秋草,丘垄年年无旧道。
天娃剪霞铺晓空,幽愁秋气上青枫。寒食家家送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李龏
宋平江府吴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南吕】一枝花 送人入道
李致远 〔元代〕
【越调】柳营曲
乔吉 〔元代〕
蟾宫曲·叹世二首
马致远 〔元代〕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俞国宝 〔宋代〕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朱彝尊 〔清代〕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宋代〕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王安石 〔宋代〕
贺新郎·和前韵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送叶淳老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