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金朝〕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 〔唐代〕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李煜 〔五代〕
冬夜闻虫
白居易 〔唐代〕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人月圆·甘露怀古
徐再思 〔元代〕
鹤冲天·清明天气
杜安世 〔宋代〕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宋代〕
南乡子·山果熟
李珣 〔五代〕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钱惟演 〔宋代〕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