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高楼凉浸水,风刮秋衣人独倚。湘南奇客好新弄,当窗拭袖调纤指。
此时河转众星稀,声绕琼宫高处飞。顾兔佳人遥罢舞,临桥仙子乍停机。
曲遍人天离恨远,残梅落尽衰杨晚。霜露空凋少妇颜,关山不见征人返。
谁家少妇歇清砧,闻笛迟回折寸心。苦月斜连萤影度,愁云暗结雁声沉。
忽然孤愤如裂石,寒天九月驱霹雳。鱼龙起舞鸟兽呼,侠游年少头先白。
馀音散落胡天秋,边马长嘶脱辔头。无定河边青冢外,野磷枯骨哭啾啾。
我昔离家越两载,转眼风烟时序改。听罢翻憎夜似年,更阑益觉愁如海。
问君此曲传者谁,宋祎子野是吾师。搜竹行穷湘水岸,调声直写鹧鸪悲。
一吹巫峡来神女,三奏断猿浑不语。周游湖海鲜知音,今夜胡床乘月举。
燕云缥缈接洞庭,曲终遥望楚峰青。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