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日登一览楼

陈子龙 陈子龙〔明代〕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楼上我借酒抒怀,遥望云水相隔的那一方。
云间山峰依稀笼罩着大海的雾气,岸边的红枫远映着赤城山的殷红。
双飞的日月显得那么的神采奕奕,破碎的山河等待着补天的女娲。
我白白学了屠龙的本领,如今却束手无策,可是我的宝剑却在跳跃, 并闪烁出冰冷的寒光。

注释
一览楼:位于作者家乡松江城内。
危:高。
樽(zūn)酒:杯酒,此指代借酒抒怀。
蒹(jiān)葭(jiā):原意指芦苇,《诗经》中有《蒹葭》一篇,此指代思念南明政权。
云麓(lù):云山之意。
青海: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诗词中常用来代称边地。青海雾:以西北青海之雾代指满清势力已占领了半个江山。
赤城:山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又称“烧山”、“消山”,此代指扶明抗清之决心。
屠龙:比喻有本领,有绝技,代指身怀绝艺而无用武之处。

参考资料:

1、伊冷等选注.历朝岁时节令诗:华夏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288
2、柳文耀著.水流花落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03 月:95-96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顺治三年(1647),是重阳日登高纵目时的感慨之作。

参考资料:

1、柳文耀著.水流花落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03 月:95-96

赏析

  该作一开始,以赋笔展示了诗人的登高赋诗。这里的“蒹葭”出自《诗经·蒹葭》,诗人借此透露出他对“潇湘一涯”的深深怀念。至于“云麓”、“岸峰”,则以优美的笔调,工整而又对仗地写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观。乍一看它是顺“南望”而展开,其实在它的背后,包含着一层更深的含义。从历史上看,自从南京弘光倾覆之后,明“唐王”在黄道周、郑成功父子的拥戴下,于福州继皇帝位,改元隆武。明“鲁王”在张国维等的拥戴下,也在浙江绍兴“监国”。在东南一隅,同时出现了两个明朝皇帝,这也就是诗的颈联所说的“双飞日月”。显然,诗人“南望”而浮现在眼前的,更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对隐藏在海雾、丹崖背后的那两个抗清政府的深深眷恋。明白了上述含义,“双飞日月”、“半缺山河”也显得容易理解了。在“神骏”、“女娲”的背后,分明寄托着诗人最良好的愿望和深深的祝愿。

  诗的尾联,则是抒发深深的感慨。曾几何时,面对清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暴行,陈子龙等“复社”中坚,曾揭竿而起,领导、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江南抗清起义。可是,由于起义缺乏统一的指挥,各地义军先后被清军击破。曾经飘扬过抗清旗帜的松江城。最后也终于陷落。诗人虽侥幸逃脱,面对亲朋好友纷纷遇难、面对敌人烧杀掳掠,他的心情,自也可以想象。诗中“屠龙”,正是流露出这样一种情绪。诗人借助《庄子》中的典故,把自己曾费尽心血,学会了“屠龙”本领,可是到头来,面对血雨腥风却一筹莫展的那种失望,表现了出来。当然,尽管如此,诗人并不就此消沉。结句的“剑锋腾踏”,诗人借助自己手中的宝剑所表现的那份躁动与闪闪寒光,披露出他急于重新投入战斗的决心。

  总之,这是一支英雄的悲歌。它是诗人面对惨淡的局势,而发出的出自内心的呼唤。字时行间,流露出他对南方小朝廷的深深祝福,同时也表现出壮志难酬、壮心不已的那种慷慨与悲凉。

  该诗虚实结合,所谓“实”,即诗人从登楼所见写起,“樽酒赋诗”“望潇湘”,见“青海雾”“赤城霞”等,都是写眼前人事与景物,都是实写;所谓“虚”,作者亟待女娲补天之手来力挽狂澜,以及他回想自己空有屠龙之术难以施展,但仍然要拔剑起舞等,都是虚写。

参考资料:

1、蓝光中编著,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06,第273页
陈子龙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薛昂夫 〔元代〕

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酒酣时诗兴依然在。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赏析 注释 译文

驻马听·吹

白朴白朴 〔元代〕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赏析

【双调】湘妃怨_春情柳芽笺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情

柳芽笺小锦云缄,蓬岛书来紫凤衔。梨花院静青灯暗,相思情未减,不由人不瘦的岩岩。尘昏宝鉴,香销玉簪,泪满罗衫。

赏析

【双调】落梅风_客金陵台城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客金陵

台城路,故国都,湿胭脂井痕香污。后庭不知谁是主?乱蛩吟野花玉树。

春日宫词

催筝雁,舞镜鸾,惜春归蝶狂蜂乱。阿金自调银字管,按霓裳牡丹花畔。

碧云峰书堂

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人间自晴还自雨,恋青山白云不去。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顾敻顾敻 〔五代〕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张惠言 〔清代〕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八声甘州(扬州)

李好古李好古 〔宋代〕

壮东南、飞观切云高,峻堞缭波长。望蔽空楼橹,重关警柝,跨水飞梁。百万貔貅夜筑,形胜隐金汤。坐落诸蕃胆,扁榜安江。
游子凭阑凄断,百年故国,飞鸟斜阳。恨当时肉食,一掷赌封疆。骨冷英雄何在,望荒烟、残戍触悲凉。无言处,西楼画角,风转牙樯。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