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双调】水仙子 隐者
宋方壶 〔元代〕
山坡羊·大江东去
薛昂夫 〔元代〕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苏轼 〔宋代〕
浣溪沙(渔父词)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七夕)
渔家傲
毛滂 〔宋代〕
长相思(春浓)
赵长卿 〔宋代〕
城头月(和广帅马方山韵赠斗南楼道士青霞梁弥仙)
李公昴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