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匹马冲烟落,荒阶渐月移。正多桑梓意,无奈蕙兰衰。
浮滞秋将杪,长愁鬓欲丝。依墙惟数菊,过此亦难支。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矛与盾
韩非 〔先秦〕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正宫】汉东山
张可久 〔元代〕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薛时雨 〔清代〕
调笑令·边草
戴叔伦 〔唐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清平乐·纤云扫迹
刘克庄 〔宋代〕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项鸿祚 〔清代〕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