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撰 〔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满江红·和王昭仪韵
汪元量 〔宋代〕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金朝〕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宋代〕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清代〕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周邦彦 〔宋代〕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 〔宋代〕
卜算子·感旧
苏轼 〔宋代〕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