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香台迢递隐中峰,巾舄行寻避世踪。胜槩独将孤鸟狎,幽期还与野僧逢。
薜萝洞口云沾袖,踯躅溪边雨翳钟。回首下方尘土近,落花芳草思重重。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正宫】醉太平 重九无酒
汤舜民 〔元代〕
【越调】寨儿令_忆别花见羞
张可久 〔元代〕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张泌 〔唐代〕
诉衷情·莺语
温庭筠 〔唐代〕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
关注 〔宋代〕
卜算子
王炎 〔宋代〕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
踏莎行(山居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