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羽客吹笙何处去,黄花古路薜萝间。寥寥鸡犬云中室,渺渺烟霞海上山。
白鹤夜归经欲尽,黄粱秋熟梦初还。尘生未免缘浮累,几度逢师每厚颜。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
马致远 〔元代〕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韦庄 〔唐代〕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 〔宋代〕
清平乐·风鬟雨鬓
纳兰性德 〔清代〕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温庭筠 〔唐代〕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八声甘州(东阳岩)
曾原郕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