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寥寥人境外,闲坐爱晴晖。谷转猿声迥,林幽鸟影稀。
雨深苔藓壁,潭映薜萝衣。日夕忘机处,孤云去复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孔子世家赞
司马迁 〔两汉〕
【商调】挂金索
王玠 〔宋代〕
西江月·四壁空围恨玉
张良臣 〔宋代〕
喜迁莺·晓月坠
和凝 〔五代〕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 〔五代〕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毛熙震 〔五代〕
天仙子
赵令畤 〔宋代〕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