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独坐空窗里,幽泉入户鸣。山林甘寂寞,风月共凄清。
夜半猿声断,空庭烛影明。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毛熙震 〔五代〕
木兰花慢·渔父词
刘克庄 〔宋代〕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清代〕
花心动(临安新亭)
刘镇 〔宋代〕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
姚述尧 〔宋代〕
临江仙
临江仙(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酌酒为劝)
清平乐(春夜曲)
毛滂 〔宋代〕
蝶恋花(欹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