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山水称绝奇,简远开豁无不宜。村村花柳足佳丽,亦有落落蛟龙姿。
新秋晴日照古寺,鸣丝偃盖风离离。阁前两株疏且瘦,左右拱揖如佳儿。
独怜众草没昙院,不见十尺围桐皮。稍偏一株在东麓,蓊翳拔起三虬枝。
擎空似欲拿云雨,匝地更与成涟漪。我闻佳树以地贵,豫章赤水非人为。
云间栝松重昭庆,往往盆盎时见之。此来得共恣幽赏,山深谷暝何迟迟。
未嗟才大难为用,颇恨地僻稀相知。摩挲风霜有古意,指点时代多遐思。
东廊一僧最朴野,导我屋角开重篱。为言秋高八九月,风前落子堪萌滋。
迩来区赋要往役,此事久废从先师。山中岁月已如此,世上风波纷路岐。
坐成三叹倚石壁,欲别未别空犹夷。苍髯戟戟老发秃,白云冉冉游丝垂。
此山九峰居第一,谁为姓佘谁所遗。或云种茶似阳羡,吴歈楚调聊相随。
陆家放鹤还沙际,张季思鲈今水湄。他日青松能待我,茯苓琥珀总宜诗。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