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八面青红倚碧天,窗中列坐万金仙。排云欲挽三茅袂,拊槛惭升八部肩。
尽讶入檐奇影倒,应知出世法门偏。诗题漫道游观胜,只得尘劳一饭缘。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蟾宫曲·梦中作
郑光祖 〔元代〕
【商调】梧叶儿_夏夜即席溯
张可久 〔元代〕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元代〕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氏女 〔宋代〕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 〔五代〕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宋代〕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刘镇 〔宋代〕
兰陵王(辛酉代寿壑翁丞相母夫人)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