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道惠何曾惠,言宁又不宁。一春眠里过,三日水中行。
坡老荔犹涩,陶公酒未成。哥哥浑不顾,枉费万千声。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蟾宫曲_冷清清人在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席上
张可久 〔元代〕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 〔五代〕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顾德辉 〔宋代〕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点绛唇
陈允平 〔宋代〕
丁香结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