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吾闻西域之西雪山高,六月积雪犹不消。今之尽图无乃是,是何山势汹涌如波涛。
大山崔嵬小山耸,万壑千岩光欲动。营丘化去五百年,遗踪一见人皆竦。
六如胸次蟠轮囷,戏梭碎玉散作千嶙峋。一重一掩分向背,营丘似是君前身。
隆楼杰阁争相向,美人正醉销金帐。岂知洛阳城中僵卧者,门外无人雪一丈。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中吕】朝天曲_沛公,大风
薛昂夫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张可久 〔元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 〔宋代〕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张孝祥 〔宋代〕
梦江南·红茉莉
屈大均 〔清代〕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