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元代〕
坐久苍苔如见侵,携筇随水就轻阴。松风自厌滩声小,云影旋移山色深。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双调】蟾宫曲_竹风过雨新
贯云石 〔元代〕
齐天乐·蝉
仇远 〔元代〕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宋代〕
金缕曲·咏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宋代〕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温庭筠 〔唐代〕
绕佛阁
陈允平 〔宋代〕
霜天晓角(寿文文溪,时守清江)
邓剡 〔宋代〕
更漏子(熏香曲)
毛滂 〔宋代〕
点绛唇(武都静林寺妙峰亭席上作。假山前引水,激起数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