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桃源
郑允端 〔元代〕
秦季干戈起,中原几变迁。谁知避世者,自有一山川。
笋
竹林春雨过,瘦笋迸苔长。坐待成高节,清标出短墙。
水槛
近水人家小结庐,轩窗潇洒胜幽居。凭阑忽听鸣榔响,知有小船来卖鱼。
高氏姊惠素罗
雪色香罗照眼明,阿兄相赠见深情。明朝急为裁春服,相约麻姑礼上清。
吐绶鸟
庭院春阴护薄寒,山禽飞下玉阑干。胸中锦绣无人识,閒向东风自吐看。
庭槐
风转庭槐拂槛开,绿阴如染净无埃。妇人不作功名梦,閒看南柯蚁往来。
桃花
细雨春寒江上时,小桃攲树出疏篱。从教一簇开无主,终不留题崔护诗。
袜
轻轻小袜制香罗,三寸量来不较多。针缕细匀裁制好,鸦头休诧马嵬坡。
读文山丹心集
藉甚文丞相,精忠古所难。舍生归北阙,效死只南冠。
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偶携诗卷在,把玩为悲酸。
卧痁
秋来多病疟,骨立瘦难支。烦热那能止,增寒奈尔为。
脾神不自卫,江鬼故相欺。伏枕南窗下,空吟老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