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作者《袁中道》的诗文
注释 译文

江行道中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

注释 译文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注释 译文

听雨堂记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咏怀四首 其三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大运无终尽,细柳不常灼。金樽盛美酒,郁郁胡不乐。

以手摸头颅,隆隆一具骨。暂时属我身,谁知非我物。

转盼忽如电,微躯戢一木。乌鸦鸣其上,青蛙叫其足。

白蚁如白粲,行行相蚀驳。

咏怀四首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大堤有垂杨,郁郁垂新绿。
北风一以至,苍然换故木。
四时递推迁,时光亦何速。
人生贵适意,胡乃自局促。
欢娱极欢娱,声色穷情欲。
寂寞寄寂寞,被发入空谷。
胡为逐红尘,泛泛复碌碌。¤

咏怀四首 其二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注释 译文

西山十记·记二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於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於河,河水深碧泓,澄激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皱云驳雾,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后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

  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澈。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山余出石,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感怀诗五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感怀诗五首 其二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道逢小儿子,长揖向阿父。入门眷属惊,猛犬狺狺怒。

昔时携手人,大半先朝露。感旧有余悲,叹逝伤情愫。

舟次宿迁闻辽左信送眷属南归示儿子祈年二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北风吹水撼孤城,送子南归百感生。白首登朝逢祸乱,黑头失意过清平。

尔冲涛浪还湘浦,我逐干戈走帝京。千古袁家称大族,祇缘历代有忠贞。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