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生平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包恢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一起先求学于陆九渊,后又从朱熹游学。包恢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通经熟史。曾在父辈学堂为那些门下学子讲释《大学》,其雄才宏辩,将孟子学说的要旨阐发得恰到好处,使百余名学子无不惊羡,父辈也赞叹不已。宋嘉定十三年(1220)中进士。初任金溪、光泽主簿,建宁府学教授,监府翼军,招募地方豪绅成立武装,讨平唐石之乱有功,改任沿海制置司干官、宗正寺主簿、台州(今浙江临海)、临安府(今杭州)通判、台州知府。在台州任上,有一妖僧盘居山中,自称“活佛”,装神弄鬼,愚弄乡民,扰乱民风。包恢得知后,将其捉拿法办,为当地除了一害。后在建宁府时,又多次破除迷信,惩治妖僧,处置借饥荒之机大肆敲诈士民、受取不义之财的奸吏,政声显著。由广东转运使升大理寺卿,提点浙西刑狱,不久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转运使。景定初(1260年左右),任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因其“守法奉公,其心如水”,改任刑部侍郎、华文阁直学士,知平江(今苏州)府兼发运。此时有劣绅强夺民田,反诬士民抗租。包恢上疏陈明始末,使豪强得到惩治,田归原主。咸淳二年(1266)五月,升为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四年,为资政殿学士。时年87岁,临终时告诫亲人要节俭办丧。度宗闻其遗表,甚为叹息,将他比作程颢、程颐,赠少保、谥“文肃”,并送银绢五百资办丧事。 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生平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包恢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一起先求学于陆九渊,后又从朱熹游学。包恢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通经熟史。曾在父辈学堂为那些门下学子讲释《大学》,其雄才宏辩,将孟子学说的要旨阐发得恰到好处,使百余名学子无不惊羡,父辈也赞叹不已。宋嘉定十三年(1220)中进士。初任金溪、光泽主簿,建宁府学教授,监府翼军,招募地方豪绅成立武装,讨平唐石之乱有功,改任沿海制置司干官、宗正寺主簿、台州(今浙江临海)、临安府(今杭州)通判、台州知府。在台州任上,有一妖僧盘居山中,自称“活佛”,装神弄鬼,愚弄乡民,扰乱民风。包恢得知后,将其捉拿法办,为当地除了一害。后在建宁府时,又多次破除迷信,惩治妖僧,处置借饥荒之机大肆敲诈士民、受取不义之财的奸吏,政声显著。由广东转运使升大理寺卿,提点浙西刑狱,不久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转运使。景定初(1260年左右),任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因其“守法奉公,其心如水”,改任刑部侍郎、华文阁直学士,知平江(今苏州)府兼发运。此时有劣绅强夺民田,反诬士民抗租。包恢上疏陈明始末,使豪强得到惩治,田归原主。咸淳二年(1266)五月,升为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四年,为资政殿学士。时年87岁,临终时告诫亲人要节俭办丧。度宗闻其遗表,甚为叹息,将他比作程颢、程颐,赠少保、谥“文肃”,并送银绢五百资办丧事。 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作者《包恢》的诗文
赏析

再和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和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瑠。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赏析

雨后观新荷

包恢包恢 〔宋代〕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赏析

题碧岩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碧岩只在丹霞里,丹碧从他色自殊。
我断不随他境转,身心一定誓无渝。
赏析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包恢包恢 〔宋代〕

昨蒙记云萍,得得睹台星。
君宜厚自重,绝似前金陵。
赏析

和陈翔卿韵

包恢包恢 〔宋代〕

碧落宜游遂速奔,千奇万胜果中存。
天钟神秀双瑶室,地辟高深两玉门。
下有绀寒流水径,上垂远古断山痕。
独怜地近人何远,久共沿流探本根。
赏析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其四

包恢包恢 〔宋代〕

耕者劳筋苦骨馀,富家仓廪始多储。及饥合发方牢闭,不识私家得食诸。

赏析

偶成五首 其二

包恢包恢 〔宋代〕

添我凉飙伴我閒,今年新竹未云悭。翻嫌户外三两个,遮断东来半好山。

赏析

雁荡灵岩

包恢包恢 〔宋代〕

展旗天柱立,宝印伏狮雄。
瀑喷千珠碎,窗开四牖空。
争奇排怪石,独秀出孤峰。
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
赏析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其四

包恢包恢 〔宋代〕

风雪太清白,顾怀似斯人。超然万松表,一洗肝胆新。

送蒙斋赴召六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
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
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
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
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
何能格一非,适以滋众伪。
最是讲说多,虚文只成赘。
经或不如史,祸福可趋避。
下至不害伯,犹能救时弊。
此可观世变,言之横涕泪。
道本无不通,君子当不器。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